為扎實做好退捕漁民職業(yè)技能培訓工作,提升其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我市嚴格按照“應培盡培,應補盡補”原則,根據退捕漁民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況,分類施訓,精準施訓,做到應培盡培、不落一人,滿足退捕漁民上岸有出路、長遠生計有保障。
為做好此次培訓工作,市人社部門各縣(區(qū))人社局成立退捕漁民領導小組,明確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細化人員分工、完善工作機制,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有效促進退捕漁民培訓工作順利進行。通過數據比對、實地走訪、電話抽查等方式,對退捕漁民信息進行核實校驗,有錯項漏項的,及時補充完善。主動加強與農業(yè)農村部門信息銜接,對已確定的退捕漁民,提早做好職業(yè)技能培訓需求摸排工作。毛集實驗區(qū)對310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采取一人一表一檔案模式進行摸排,并于9月14日在焦崗湖漁場召開退捕漁民安置專場招聘會,吸納康美鞋業(yè)、白藍集團、鵬程電子等20余家用人單位參加,涉及工種有電工、焊工、車工、會計、縫紉機車工等十幾種。提供就業(yè)崗位信息數5350個,發(fā)放宣傳資料2300余份。現場達成就業(yè)(意向)協議人數142人。
與此同時,我市還注重實效,量身培訓。對有培訓意愿的漁民進行總體謀劃,摸清培訓人數、類型,區(qū)分年齡層次和基礎文化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以工代訓。通過摸底調查,根據學員男性居多、學歷偏低等情況,確定養(yǎng)老護理、病患陪護等需要體力勞動居多,就業(yè)前景較好的培訓工種,同時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確保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組織專人深入到縣(區(qū))和培訓機構進行走訪,加強對培訓監(jiān)督檢查、提高培訓質量。截至目前,我市已組織開展退捕漁民就業(yè)技能培訓420人,培訓專業(yè)為養(yǎng)老護理員、病患陪護師、保安員、育嬰員等。 (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