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冰冰、硬邦邦的石頭看起來普普通通,可是懂它的人,能從中讀出古今往來和韻律美感。6月8日,在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供職的陳老師,于舜耕山腳下尋得一塊奇石。
這塊石頭從石質上看屬于石灰?guī)r,奇就奇在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如石磬聲音無異,有金聲玉振之感,兩側敲擊音高不同,但同屬一個八度,音高為小字二組的b和小字三組的b。
這塊神奇的石頭,是因陳老師的細心而被發(fā)掘的。愛好收集石頭的陳老師,無論走到哪里,都喜歡尋找石頭。開始發(fā)現(xiàn)這塊石頭是因為它形態(tài)優(yōu)美,從外形上非常接近古代石磬,呈犁形、片狀,石面紋理清晰,細膩光滑。正面較為平整,有經水侵蝕的跡象,前面三角頭部為鯨魚頭狀。背面不太平整,有一類似把手的突起部分。尾部有小孔,可系繩懸掛,中部有未透小孔。后來,陳老師無意中敲擊它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它會“唱歌”的秘密,于是特意找到安徽理工大學趙志根教授和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文立中來鑒定。
這塊石頭原來名叫磬石,它的背面附著有鈣化土。鈣化土的年代久遠,最遠可達萬年左右。而石頭能敲擊出音高為小字二組的b和小字三組的b的樂聲,實屬罕見。總之,說這塊石頭具有形、質、色聲之美,一點也不為過。
就是這塊外貌普通的石頭能敲出精準的樂聲。
(記者 李卉)